文章目录
  1. 1.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种短期现象
  2. 2. 政府的钱是怎么花的
  3. 3. 权衡性财政政策,知易行难
  4. 4. 美国累积负债的长期前景很糟糕
  5. 5. 金钱对我们没有任何用处,除非把它花掉
  6. 6. 中央银行既有权利,也有责任

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种短期现象

我们预期会经历高失业低通胀的时期,也会经历低失业高通胀的时期,这样的取舍关系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问题之一,称作菲利普斯曲线(Philips Curve),是以经济学家威廉.菲利普斯(William Phillips)的名字命名的,经济倾向于从高通胀低失业移动到低通胀高失业,并且往返移动

凯恩斯派与新古典经济学派之争

  •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种短期现象,它可以持续一个或数个经济周期,但是长期来看,经济周期与周期性失业起起伏伏,只有根本的自然失业率持续存在,而伴随着自然失业率的是变动的通胀率
  • 支持凯恩斯法则的经济学家,倾向于更注重短期几年内的经济周期:而支持萨伊定律的经济学家,更倾向于注重长期
  • 经济学家目前持续探索介于凯恩斯与新古典之间的“混合模型”。因此,我们应该记住的是,宏观经济政策应兼顾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

政府的钱是怎么花的

尽管现实世界的经济有短期与长期发展,宏观经济政策仍试图将经济导上正轨,达成四个主要的总体经济目标:经济增长、充分就业、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

财政政策(fiscal policy),是经济学家用来概括政府租税与支出政策的专有名词

支出

  • 美国联邦政府年度支出的主要类别是国防、养老、医疗(尤其是医疗照顾和医疗补助)以及借款利息,其他项目包括农业、济贫计划、联邦政府员工退休福利、国际支出、太空科学、能源、自然资源、商业、住宅、社区发展、运输、教育培训、退伍军人福利、执法、政府运作费用(例如薪水与计算机)

租税

  • 联邦政府税收的主要类别是个人所得税、企业所得税、薪资税(用于社保退休金与医保)、消费税(来自汽油和烟酒)

政府预算中,每年的税收并不需要与支出完全一致。如果政府的支出超过它的税收,就会有赤字;若政府的税收超过它的支出,就会有盈余

权衡性财政政策,知易行难

探讨宏观经济问题有两种时间范围:凯恩斯学派属于短期架构,而新古典学派则属于长期架构

使社会的总需求增加或购买力提高的政策,称作“扩张性”(expansionary)宏观经济政策,或称作“宽松”(loose)的财政政策。扩张性政策包括减税与增加支出,两者都会使更多的钱流入社会。反之,用来降低总需求的政策,称作“收缩性”(contractionary)政策或“紧缩”(tight)的财政政策。增税或减少支出的政策属于收缩性财政政策,会降低社会的购买力。这种财政政策的基本目的是平衡经济衰退和扩张

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可以用两种方式实施:自发性或权衡性。自发性稳定机制是指政府的财政政策在不需要动用法律的情况下,当经济衰退时自动刺激总需求,当经济扩张时自动抑制总需求

权衡性财政政策的难题

  • 时机的问题,要到问题发生时才制定,到那时可能已经来不及了
  • 引起不受欢迎的副作用。设想政府实施宽松财政政策以试图振兴经济的情况,政府可能会因减税与增加支出而提高预算赤字。但预算赤字高也表示政府可能会吸走很多钱,而这些钱原本可用于国内投资。另一方面,政府创造出的额外需求,可能会被引导到购买进口产品而非国产产品,改善了他国经济而非本国经济,还导致了更大的贸易逆差
  • 政治本质
  • 这些措施像得了重感冒服用阿司匹林:它麻痹人的神经,让人舒服些,但没有直接治疗潜在的感染

美国累积负债的长期前景很糟糕

如果政府预算赤字增加,以下三件事的某些组合必定会发生:私人储蓄增加,私人投资下降,或外资流入增加

应对预算赤字增加的另外两种方式,就是减少私人的实物资本投资或扩大贸易失衡

经济理论的“挤出效应”(crowding out)认为,如果政府借越来越多的钱来管理它的赤字,就会减少民间企业可取得的用于投资的资金。因此,政府借款增加意味着私人投资减少。相反,政府借款减少就表示企业可取得更多资金用于投资

“挤入效应”(crowding in),意思是政府大量借款会带来贸易逆差

金钱对我们没有任何用处,除非把它花掉

具备以下三种功能的任何物品可定义为货币:交易媒介(medium of exchange)、价值存储(store of value)、计账单位(unit of account)

  • 交易媒介是可以拿来交换任何待售商品的某样东西
  • 作为价值存储工具,货币是可以暂时持有而不会失去有效购买力的物品
  • 大部分商品的价格用货币来衡量

政府统计学家有其定义货币的方式,他们使用一系列的定义,我们称之为M1和M2

  • M1货币包括通货(硬币与钞票)、旅行支票与个人支票账户
  • M2是更广义的货币,是由M1加上储蓄账户构成的。储蓄账户大致可定义为银行活期存款,你无法用它直接开支票,但可以用其他方式(例如自动提款或银行)轻易存取这笔钱。M2货币包括市场基金、某些极安全的投资以及小额(低于10万美元)定期存款(CD)

银行是金融中介机构(financial intermediary),银行接受存款且承担放款,所以,它介于存款人和借款人之间。银行从承担放款中得到利息收入,并付利息给存款人以及支付各种营运费用

中央银行既有权利,也有责任

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赋予国会权利,可铸造货币并调控其价值。1913年,国会创立美国联邦储备银行(Federal Reserve Bank,Fed 即美联储),把上述权利委托给该机构

美联储(或任何中央银行)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货币政策,这有别于国会制定的财政政策。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给的扩张或收缩,其目的是助长或抑制总需求。中央银行有三个传统工具,可在银行与货币的架构内运作:法定准备金(reserve requirement)、贴现率(discount rate)、公开市场操作(open market operation)

  • 法定准备金是银行不可贷放出去的存款比率。每家银行都被要求在中央银行储备一些存款,实际上,银行必须把这笔钱存入中央银行。当法定准备金率提高时,每家银行可贷出的货币变少,这也使得民间可获得的贷款减少,而且总需求会缩小,市场利率也会因此上升,使得借款没有吸引力。相反,当法定准备金率降低时,每家银行可贷放出的货币变多,银行可以扩大放款,这回扩大总需求。市场利率应当会跟着调低,使得借款的代价降低。
  • 再贴现率是央行扩大或抑制放款的另一种方式。银行为此向中央银行借钱,所需支付的利率就是再贴现率。
  • 公开市场操作,是指中央银行购买或销售债券,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。

货币政策工具最新的方法是量化宽松,用两种方式来作,其一是美联储可以把钱贷给金融市场的参与者。当一般放款来源枯竭时,这个方法可确保市场大户仍有管道以获得现金。这种量化宽松政策会在短期贷款清偿后退场。另一种做法,是由美联储购买较长期的证券

中央银行还扮演银行中的银行角色。银行间交换支票和转移资金款项,中央银行扮演中间角色。也可扮演最后贷款者(lender of last resort)的角色。也就是说,当金融体系出现重大金融灾难的潜在危险时,中央银行可提供短期放款,以使金融体系不会爆炸或内爆

文章目录
  1. 1.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种短期现象
  2. 2. 政府的钱是怎么花的
  3. 3. 权衡性财政政策,知易行难
  4. 4. 美国累积负债的长期前景很糟糕
  5. 5. 金钱对我们没有任何用处,除非把它花掉
  6. 6. 中央银行既有权利,也有责任